English

农村中学的改革之路

2000-05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 本报通讯员 李慧勤 我有话说

西部的发展,有赖于当地人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。在那些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,随着“普九”步伐的加快,所有不同的文化基础的小学毕业生都要进入初中学习,要让这些学生进得来,留得住,农村初级中学应该怎样改革?云南陇川民族职业中学在失败与成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——

(一)

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,是个贫困县。全县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人口中,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占了70%。陇川县民族职业初级中学地处远离县城7公里以外的景罕镇广等村,当地人又叫它广等中学。1986年以前,这所中学一直是半耕半读学校,为提高当地各族人民的文化水平做出过贡献。但是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,他们却经历了跌入低谷到重振辉煌的曲折历程。

1986年,广等中学由耕读学校改为职业中学。由于办学思想不明确,表面搞职业教育,实际搞普通教育,片面追求升学率。其结果,学校不但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,一味追求的升学率也没达到目的:每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,几乎没有一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。到1994年,在校的学生全部流失,新招的学生一个也不愿报到。

(二)

1995年,新上任的领导班子反思办学30多年的经验教训,认识到农村中学就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,主动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。要让学生进得来,留得住,就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学有所得,毕业后在社会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。于是,他们制定了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的改革方案。具体做法是:在职业教育方面,将劳动技术课列入各年级教学计划,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掌握1-2门农村实用技术;毕业后可直接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建设;在文化教育方面,学校根据学生的差异,组织分层教学,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。初一、初二以学习文化课为主,每周安排3节劳动技术课和一节课外兴趣活动课。从初三开始分流,准备升学的,每周两节劳动技术课,其余时间学习文化课;准备就业或回乡务农的,学校为他们准备了3+1的课程设置,除开设语文、数学、职业道德、三门文化课外,其余75%的学时为劳动技术课。

分析过去学生留不住的原因,校领导认为:劳技教育一方面要结合农村实际,更重要的是要有科技含量。如果生上了几年学,“下田耕地不如爹,养猪养鸭不如娘”,老百姓当然会觉得上学没用。而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一是师资,二是教材。因此他们不仅注意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,而且多次邀请农业大学的专家到学校培训教师,请当地有影响的农科人员和种养殖专业户举办专题讲座。几年之中,全校24名专职教师不仅绝大多数获得了大专学历,而且普遍掌握了1-2门农村实用技术。

为了使教材能与课程改革相配套,学校除了使用国家统一的教材,还从职中、中专的有关教材和当地的乡土教材中,经过选择编辑,组合成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讲稿。

总结以往的教训,学校认为:教师只在课堂上教学生怎么种植、养殖、怎么进行农机修理,不但学生没有兴趣,而且也不可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本领。学校利用拥有160亩水田和200亩山地的优势,分别建起了水稻生产基地、甘蔗基地、大棚蔬菜基地,花卉苗圃基地、食用菌种植基地,并在校内建起了生物细胞组织实验室、农机维修室。

(三)

1995年初,学校发动教职工将拟定的改革方案向社会进行了广泛宣传。当年先后有90名学生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理走进了学校。这些学生都是全县各中学录取剩下无路可走的后进生,他们的语文、数学、自然三科总分大部分只有40多分,最低的只有27分,上了100分的只有3人。学校扎扎实实地实行分层教学,通过学习当地农村实用技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。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各种农作物基地,实验室、维修室大显身手。由于学生来自各乡镇、普遍离家远,学校便要求学生每两周回家一次,不回家的那一周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及各种兴趣活动。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育下,这些学生进步很快,有的成了学文化的尖子,有的成了种植基地上的能手,学会了大棚蔬菜、花卉、果树的栽培技术,培育了几万株优秀甘蔗苗和美味的食用菌。1998年,这两个班共83名学生毕业,62人参加中考,人均总分481分,25人考上师范和中专,19人考上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,升学率达71%,名列全县第一。21名分流到“3+1”班的学生和18名毕业后未能升学的学生回乡后,把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,很快成了当地科技推广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。邵维爽同学回乡后通过种植食用菌和科学养鸡,年收入达一万多元;景颇族同学尹麻堵回乡后开起了农机维修店,许多学生主动建议家长改良品种和改进耕作方法,大大提高了产量,增加了家庭收入。1999年,81名学生毕业,60人参加中考,人均总分509分,被师范、中专录取32人,高中、职中录取15人,升学率达78.3%,继续名列全县第一。

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为当地群众的生产起到了示范作用,使学校不仅培养学生,而且成了当地新科技的传播者和新技术的推广基地。他们将培育出来的优质水稻种和甘蔗种出售给当地农民,大大提高了粮食和甘蔗单产量;他们通过创办各种高产样板田,让当地农民现场参观,学习种植,大大增加了收入;景颇族毕业生杨世能同学,回到王子树乡帮东村后,利用在学校所学的果树栽培技术,开发荒山上百亩,种植了1000多株板栗苗和1000多株桔子苗,并培育出1000多株核桃苗,每年仅售苗收入就有上万元,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。在他的带动下,村里已有部分群众在自己的责任山上种植了果树。

改革的结果,不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,而且给学校增加了收入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。学生栽种的食用菌、蔬菜除了能供师生吃外还能向外出售,基地培育的优质水稻种和优质甘蔗苗等作物,年收入可达几万元。学校把这些收入用于补助学生生活,奖励优秀学生,扩大再生产及弥补办学经费不足。由于困难的学生能得到学校的帮助,近几年来,广等中学学生的辍学率一直大大低于全县的其他学校。近两年来报名就读的学生人数成倍增加,1999年达到500多人,成为全县许多家庭为孩子选择“小升初”的首选学校。广等中学向社会承诺的“不求人人升学,只求个个成才”的办学目标及办学模式,成为全省农村初级中学的典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